草魚 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,為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草魚屬淡水魚類,可人工繁殖,生長快,最大個體達30千克左右,我國主要淡水魚類養殖對象,分布于我國各大水系,具有極高的養殖前景和養殖價值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草魚養殖技術視頻吧!
草魚的生態習性
草魚一般喜棲居于江河、湖泊等水域的中、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,具有河湖洄游的習性,性成熟的個體在江河、水庫等流水中產卵,產卵后的親魚和幼魚進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,通常在被水淹沒的淺灘草地和泛水區域以及干支流附屬水體(湖泊、小河、港道等水草叢生地帶)攝食育肥。冬季則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。草魚性情活潑,游泳迅速,常成群覓食,性貪食,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,魚苗階段攝食浮游動物,幼魚期兼食昆蟲、蚯蚓、藻類和浮萍等,體長約達10厘米以上時,完全攝食水生高等植物,其中尤以禾本科植物為多,攝食的植物種類隨著生活環境里食物基礎的狀況而有所變化。
草魚的生長周期
草魚生長迅速,就整個生長過程而言,體長增長最迅速時期為1~2齡,體重增長則以2~3齡為最迅速。當4齡魚達性成熟后,增長就顯著減慢。1冬齡魚體長為340毫米左右、體重為750克左右,2冬齡魚體長約為600毫米、體重3.5公斤,3冬齡魚體長為680毫米左右、體重約5公斤,4冬齡魚體長為740毫米左右、體重約7公斤,5冬齡魚體可達780毫米左右、體重約7.5公斤,最大個體可達35公斤左右。
草魚的池塘建設
草魚養殖基地應具備水源充足,水質良好,符合《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》,進排水暢通,魚塘之間互不相通,交通運魚方便,飼料資源豐富,生態環境條件良好。池塘面積以10~20畝為宜,水深2~2.5米,淤泥厚度不超過20厘米,每10畝池塘配套功率為3千瓦的增氧機和自動投餌機各1臺。冬季排干池水,凍曬20天以上,魚種放養前15天,進水10~20厘米,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消毒。
草魚的魚種投放
草魚養殖必須選用健康活潑的優質魚種,自繁自育的魚種的親本應來源于有資質的國家認定的原料場,苗種經無公害培育而成,質量符合相關標準,具備品種優良性狀,條件具備的最好自繁自育為好,如從外地引進魚種須經檢疫合格方能引入。魚種放入前須經消毒處理,可選用二氧化氯每5~10分鐘20~40毫克/升、食鹽每5~20分鐘用1~3%、每15~30分鐘用8毫克/升,高錳酸鉀每15~30分鐘10~20毫克/升等藥物浸泡消毒。放養比例按80∶20放養模式投放魚種,即主養草魚占80%,配養魚(鰱、鳙、鯉、鯽等)占2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