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address id="hnvpp"><address id="hnvpp"></address></address>

        <form id="hnvpp"></form>

        <form id="hnvpp"></form>
        桂農網致力服務于廣西農業發展,為涉農人群提供海量精選的農業技術知識,養殖技術知識以及最新的農業資訊等信息。
        首頁 > 農業視頻 > 正文

        萵筍種植技術視頻
        2018-01-16 17:20:08   來源:黔農網      評論:0 點擊:

        萵筍是我國重要的蔬菜之一,原產于地中海沿岸,因其適應能力強,現在我國各地都有種植萵筍。萵筍葉中含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鈣、磷等多種有

        萵筍是我國重要的蔬菜之一,原產于地中海沿岸,因其適應能力強,現在我國各地都有種植萵筍。萵筍葉中含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鈣、磷等多種有機物及維生素,對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臟病、腎臟病、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。下面親農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有關萵筍的種植技巧,以及種植萵筍的過程中常見的病蟲害防治措施。

        萵筍種植技術

        萵筍種植技術

        1、品種選擇:越冬萵筍、春萵筍選用耐寒,適應性強,抽薹遲的品種,如“耐寒白葉實”、“耐寒二白皮”、“若蔓葉”等。夏、秋萵筍,選用耐熱的早熟品種,如“耐寒白葉實”、“耐熱大花葉”等。

        2、播期時間:春萵筍,12月至3月大棚育苗,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。夏萵筍,4月至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,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陽網覆蓋,直播或高密度栽植。秋萵筍7~9月利用遮陽網覆蓋播種,育苗移栽。越冬萵筍,10月至11月露地育苗。

        3、整地施肥:應選擇土壤疏松,排水良好,有機質豐富,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壤為宜,深耕曬地,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2-3噸,曬垡7~10天后精細整地,以1.8~1.9米開墑,正季栽培采用平墑,反季栽培采用高墑。

        4、播種育苗:應適時播種,可將種子直接撒播在苗地上(播種前應用新高脂膜拌種),隨即用齒耙輕耙表土,使種子播入土,并在地表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溫保墑,防治土壤結板,提高種子發芽率。

        5、苗期管理:苗床地要經常澆水,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出苗。齊苗后應及時的間苗,應及時防治幼苗不可過密引起的幼苗徒長。并適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護幼苗保防止病菌侵染,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,保護禾苗茁壯成長。

        6、移栽定植:應選用表土肥沃,保水力強的地塊移栽,定植前施足底肥、澆透底水,合理密植,密度以20―26厘米見方為宜,定植后澆定根水,并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能隔絕病蟲害,縮短緩苗期,使幼苗健康成長。5、田間管理,移栽成活后應及時澆水追肥,中耕除草,防治病蟲害,同時應在萵筍團棵期、莖部開始膨大時各追施速效氮肥,微量鉀肥,并配合噴施壯莖靈可使萵筍桿莖粗壯、植株茂盛,天然品味濃,同時可提升抗災害能力。為農藥化肥增效降低殘毒。

        7、采收、采種:在莖充分肥大之前可隨時采收嫩株上市。當萵筍頂端最高葉片的相平時為收獲萵筍莖的適期。秋萵筍為了延長上市期,可延遲采收,可采用在晴天用手掐去過長點和花蕾,或蓮座期開始,每隔5~7天噴350~500矮壯素2~3次。

        萵筍種植技術

        萵筍蟲害防治

        1、蚜蟲

        【危害特點】在萵筍的葉背或留種株的嫩梢嫩葉上為害,造成節間變短、彎曲,幼葉向下畸形卷縮,使植株矮小,造成減產。

        【防治方法】一般可用48%樂斯本1斤兌水800斤或50%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2000-3000斤或10%吡蟲啉1斤兌水2000斤噴霧,快殺敵乳油(順式氯氰菊酯)、好年冬(丁硫克百威)等也有效果。

        2、菜青蟲

        【危害特點】幼蟲咬食寄主葉片,2齡前僅啃食葉肉,留下一層透明表皮,3齡后蠶食葉片孔洞或缺刻,嚴重時葉片全部被吃光,只殘留粗葉脈和葉柄,造成絕產。

        【物理防治】清潔田園,及時清除田間殘株老葉和雜草,保護廣赤眼蜂、微紅絨繭蜂、鳳蝶金小蜂等天敵。

        【生物防治】低齡幼蟲發生初期,噴灑蘇蕓金桿菌800-1000倍液或菜粉蝶顆粒體病毒每畝用20幼蟲單位,對菜青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,噴藥時間最好在傍晚。

        【化學防治】藥劑可選用Bt500~1000倍液,或1%殺蟲素乳油2000~2500倍液,或0.6%滅蟲靈乳油1000~1500倍液等噴霧。

        萵筍種植技術

        萵筍病害防治

        1、霜霉病

        【發病特征】霜霉病是萵筍的主要病害。春萵筍、秋萵筍均有發生,尤以春季萵筍受害較重,在春萵筍封行時最易發生。此病主要危害葉片,先在近地面葉片上出現近圓形或多角形的淡黃色病斑,葉背面長出白霉。隨后,病斑變褐色,連成一片,全葉變黃枯死,并迅速蔓延至全株。數天以后,全田植株受害,一片枯黃,嚴重時可絕收。

        【誘發病原】病菌在土壤中或秋播萵筍上越冬,種子上也可帶菌。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陰天氣溫較低、多雨、多露、多霧、光照少,品種單一、抗病性差、底肥不足、密度過大、通風和排水不良的地塊,發病嚴重。

        【農業防治】選用抗病品種,輪作,適當控制栽植密度:施足底肥,增施磷鉀肥,加強苗期水肥管理,開溝排水,灌水施肥采用溝灌等以降低田間濕度。蓮座期及時預防,收獲后清除病殘體等。

        【種子處理】用種子重量的0.3%藥劑拌種。也可用25%瑞毒霉(25%甲霜靈)或50%的福美雙、甲霜靈錳鋅等藥劑拌種。

        【藥劑防治】應該在發病初期就噴藥,安泰生70%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1700斤,霉克多66.8%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700斤,25%甲霜靈1斤兌水500斤、40%乙磷鋁1斤兌水250斤、64%殺毒礬1斤兌水400斤、48%瑞毒錳鋅1斤兌水500斤、72.2%普力克水劑1斤兌水600-800斤、雙露1斤兌水600斤、菌可得1斤兌水1000斤。常用藥百菌清、殺毒礬、乙膦錳鋅、瑞毒霉等也有作用。兌水噴霧,隔7-10天1次,連續3-4次。噴藥以葉背為主。藥劑應交替使用,可提高防治效果,延緩抗性產生。

        2、灰霉病

        【發病特征】該菌為害葉片和莖,葉片病斑初呈水浸狀,擴大后呈不規則形灰褐色斑,濕度大時病部產生一層灰霉。莖部染病先在基部產生水浸狀小斑,擴大后莖基部腐爛并生灰褐色或灰綠色霉層。高溫干燥,病株逐漸干枯死亡,潮濕條件下,病株從基部向上潰爛。

        【誘發病原】病原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,翌年菌核萌發產出菌絲體,其上著生分生孢子,借氣流傳播蔓延。病菌喜溫暖高濕環境,最適溫度為20-25℃,相對濕度為94%左右。

        【防治方法】發病初期,噴灑50%溶菌靈可濕性粉劑600-700倍液,或28%灰霉立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,或50%滅霉靈可濕性粉劑600-800倍液,或50%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,或40%灰霉菌核凈懸浮劑1200倍液,或65%萬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、或撲海因等。各藥劑交替使用。視病情7-10天噴施1次,連續防治3-4次。

        3、軟腐病

        【發病特征】葉片、莖或根冠有傷口時,容易被病菌侵入,開始出現半透明水漬狀,2-3天后病部顏色變深,表皮略下陷,溢出白色細菌溢滴物,內部除維管束外都腐爛呈粘滑軟腐狀,有臭味。

        【流行特點】高溫、多雨、蟲多、傷口多、黑腐病重以及地勢低洼、播種較早、田間積水的地塊,發病嚴重。

        【農業防治】選用抗病品種,如直立性品種的植株,莖基部水分容易蒸發,傷口易愈合,可減少病菌侵入,宜選擇地勢較高、灌排水條件好的地塊,避免選用低洼易澇地塊:實行輪作,基肥充分腐熟,鏟除病株,病穴用石灰消毒。

        【種子處理】用熱水和高錳酸鉀浸種。將種子放在50度熱水中浸25分鐘,再浸入1%高錳酸鉀液中15分鐘,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。

        【藥劑防治】發病初期用新植霉素或農田鏈霉素1斤兌水4000斤,噴霧或灌根,也可用中生菌素、菜豐寧1斤兌水80-100斤灌根。也可用農用鏈霉素一包和綠亨六號一包兌水30斤噴霧,或用水合霉素兩包和春雷霉素一包兌水200斤噴霧。

        4、菌核病

        【發病特征】主要癥狀是地面莖基部先呈現水漬狀褐色病斑,后向上擴展蔓延并腐爛,病部遍布白色絲狀物和黑色鼠屎狀大顆粒(菌核)。病株葉片變黃枯萎。

        【誘發病原】該病以菌核在土中越冬。條件適宜時,經風雨傳播侵害植株,擴大蔓延。多雨積水.低溫潮濕、種植過密等均為發病條件。

        【防治方法】實行3-4年輪作。用濃度為10%的鹽水選種,除去混入種廣中的菌核(象老鼠糞便)。深耕培,開溝排水,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什。發病初,可選用1:1:200波爾多液,或50%氯硝胺叮濕性粉劑1斤兌水300斤,或50%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1500斤,或40%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1000斤,或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500斤,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800斤、或50%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1000斤、50%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斤兌水1000斤噴灑,每隔7-10天噴1次,連噴3次。

        5、病毒病

        【發病特征】萵筍染病后一般表現為花葉,嚴重的矮縮并黃化,汁液和桃蚜等進行非持久性傳毒。

        【防治方法】注意防治蚜蟲,選用艾美樂、辟蚜霧等進行防治?;蛴媒鸲竟?000倍液防治、或50%多菌靈1000倍液。隔7-10天1次,連續防治3-4次。

        以上就是親農網為大家介紹的萵筍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,希望能為廣大農戶提供一定的幫助,萵筍在我國蔬菜領域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,市場需求也比較大,掌握好種植萵筍的技術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
        >>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相關閱讀
        • · 大棚萵筍種植技術
        • · 萵筍葉子能吃嗎?
        • · 萵筍種子催芽處理方法
        • · 萵筍和萵苣有什么區別?
        • · 萵筍的產地分布
        • · 萵筍的品種圖片大全
        • · 孕婦能吃萵筍嗎?
        • · 萵筍
        • · 萵筍種植時間是什么時候?
        • · 萵筍的種植技術
        欧美亚洲国产高潮抽搐颤抖

        <address id="hnvpp"><address id="hnvpp"></address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<form id="hnvpp"></form>

              <form id="hnvpp"></form>

              相關熱詞搜索:萵筍種植技術視頻

              上一篇:鷓鴣的養殖技術視頻
              下一篇:茭白種植技術視頻

              分享到: 收藏
              評論排行